【植物形态】灌木,高0.3-3米;嫩枝常被短毛,枝圆柱形,灰色。叶对生,革质,稀为纸质,少为3枚轮生,叶形多样,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、倒卵状长圆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3-25厘米,宽1.5-8厘米,顶端渐尖、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,基部楔形或短尖,两面常无毛,上面亮绿,下面色较暗;侧脉8-15对,在下面凸起,在上面平;叶柄长0.2-1厘米;托叶膜质。花芳香,通常单朵生于枝顶,花梗长3-5毫米;萼管倒圆锥形或卵形,长8-25毫米,有纵棱,萼檐管形,膨大,顶部5-8裂,通常6裂,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0-30毫米,宽1-4毫米,结果时增长,宿存;花冠白色或乳黄色,高脚碟状,喉部有疏柔毛,冠管狭圆筒形,长3-5厘米,宽4-6毫米,顶部5至8裂,通常6裂,裂片广展,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1.5-4厘米,宽0.6-2.8厘米;花丝极短,花药线形,长1.5-2.2厘米,伸出;花柱粗厚,长约4.5厘米,柱头纺锤形,伸出,长1-1.5厘米,宽3-7毫米,子房直径约3毫米,黄色,平滑。果卵形、近球形、椭圆形或长圆形,黄色或橙红色,长1.5-7厘米,直径1.2-2厘米,有翅状纵棱5-9条,顶部的宿存萼片长达4厘米,宽达6毫米;种子多数,扁,近圆形而稍有棱角,长约3.5毫米,宽约3毫米。花期3-7月,果期5月至翌年2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海拔10-1 500米处的旷野、丘陵、山谷、山坡、溪边的灌丛或林中。产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,河北、陕西和甘肃有栽培。
【药用部位】果实、根、花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果实:10~11月果实成熟时摘取,除去果柄杂质,放通风处干燥,或放于甑中蒸上气后取出,晒干或烘干,并经常翻动至全部干燥。根:四季均可采挖,除去泥土,晒干或鲜用。花:夏初采摘,鲜用或晒干。
【功能主治】果实:清热利湿,泻火除烦,凉血止血。用于热病心中懊怅、虚烦不眠、黄疸、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目舌生疮、眼结膜炎、疮疡肿毒、跌打扭伤、头痛、小便黄赤等症。根:清热,凉血,解毒。用于感冒高热、黄疸型肝炎、吐血、鼻衄、淋病、菌痢、肾炎水肿、疮疡肿毒等症。花:清肺,凉血。用于肺热咳嗽、鼻衄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未掺或调敷。
【注意】脾虚便溏者忌服。
【附方】治伤寒发汗、吐、下后,虚烦不得眠: 栀子十四个(剖),香豉四合(绵裹)。上二味, 以水四升,先煮栀子得二升半,纳豉,煮取一升半,去滓,分为二服。温进一服,得吐者止后服。(《伤寒论》栀子豉汤);治伤寒大病瘥后劳复者: 枳实三枚(炙),栀子十四个(剖),豉一升(绵裹)。上三味,以清浆水七升,空煮取四升.内枳实、栀子,煮取二升,下豉,更煮五、六沸,去滓,温分再服,覆令微似汗。若有宿食者,内大黄如博棋子五、六枚。(《伤寒论》枳实栀子豉汤);治伤寒身黄发热: 肥栀子十五个(剖),甘草一两(炙),黄柏二两。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分温再服。(《伤寒论》栀子柏皮汤);治湿热黄疸: 山栀四钱,鸡骨草、田基黄各一两。水煎,日分三次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;治尿淋,血淋, 鲜栀子二两,冰糖一两。煎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;治小便不通:栀子仁二七枚,盐花少许,独颗蒜一枚。上捣烂,摊纸花上贴脐,或涂阴囊上,良久即通。(《普济方》);治急性胃肠炎,腹痛,上吐下泻: 山栀三钱,盘柱南五味(紫金皮)根五钱,青木香二钱。上药炒黑存性,加蜂蜜五钱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(《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》);治口疮、咽喉中塞痛,食不得: 大青四两,山栀子、黄柏各一两,白蜜半斤。上切,以水三升,煎取一升,去滓,下蜜更煎一两沸,含之。(《普济方》栀子汤);治目赤:取山栀七枚,钻透,入煻灰火煨熟,以水一升半,煎至八合,去滓,入大黄末三钱匕,搅匀,食后旋旋温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栀子汤);治胃脘火痛,大山栀子七枚或九枚,炒焦,水一盏,煎七分,入生姜汁饮之。(《丹溪纂要》);治鼻中衄血: 山栀子烧灰吹之。(《简易方论》);治肺风鼻赤酒: 老山栀为末, 黄蜡等分溶和。为丸弹子大。空心茶、酒嚼下。忌酒、炙煿。(《本事方》);治热水肿: 山栀子五钱,木香一钱半,白术二钱半。细切,水煎服。(《丹溪心法》);治妇人子肿湿多: 炒山栀子一合。为末,米饮吞下,或丸服。(《丹溪心法》);治折伤肿痛: 栀子、白面同捣,涂之。 (《濒湖集简方》);治火丹毒: 栀子,捣和水调敷之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;治火疮未起: 栀子仁灰,麻油和封,惟厚为佳。(《千金方》);治疮疡肿痛: 山栀、蒲公英、银花各四钱。水煎,日分三次服。另取生银花藤适量, 捣烂,敷患处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;治烧伤: 栀子末和鸡子清浓扫之。 (《救急方》);治伤风,肺有实痰、实火,肺热咳嗽:栀子花三朵。蜂蜜少许同煎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;治鼻血不止:栀子花数片,焙干为末,吹鼻。(《滇南本草》)
【参考文献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中国药典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