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平卧或斜升,粗长或通常呈疙瘩状,生多数等粗等长或近等长的不定根。茎直立,高(15-20)30-100厘米,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,下部或中部以下常紫红色,不分枝或上部但少有自下部分枝的,全部茎枝被稀疏的蛛丝状毛或无毛。基部叶花期脱落;中下部茎叶长8-12厘米,宽5-8厘米,3-5(7-9)羽状深裂或半裂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几无柄,扩大半抱茎,或基部渐狭成长达3.5厘米的叶柄;顶裂片与侧裂片不等形或近等形,圆形、倒卵形、偏斜卵形、卵形或椭圆形,宽1.5-4.5厘米;侧裂片1-2(3-4)对,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,宽0.5-2厘米;有时中下部茎叶不分裂;中部以上或仅上部茎叶不分裂,倒长卵形、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有时基部或近基部有1-2对三角形刺齿或刺齿状浅裂。或全部茎叶不裂,中部茎叶倒卵形、长倒卵形、倒披针形或长倒披针形,长2.2-9.5厘米,宽1.5-6厘米,基部楔状,渐狭成长0.5-2.5厘米的叶柄,上部的叶基部有时有1-2对三角形刺齿裂。全部叶质地硬,硬纸质,两面同色,绿色,无毛,边缘或裂片边缘有针刺状缘毛或三角形刺齿或重刺齿。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,但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,植株有多数或少数(2-5个)头状花序。总苞钟状,直径1-1.5厘米。苞叶针刺状羽状全裂或深裂。总苞片5-7层,覆瓦状排列,最外层及外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3-6毫米;中层长卵形至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,长6-10毫米;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线形,长11-12毫米。全部苞片顶端钝或圆形,边缘有稀疏蛛丝毛,中内层或内层苞片上部有时变红紫色。小花白色,长9毫米。瘦果倒卵圆状,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白色长直毛,有时变稀毛。冠毛刚毛褐色或污白色,长7-8毫米,羽毛状,基部连合成环。花果期6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黑龙江、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陕西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野生山坡草地、林下、灌丛及岩缝隙中。各地药圃广有栽培。
【药用部位】根茎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,晒干,撞去须根。
【性味】辛、苦,温。
【功能主治】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。用于脘腹胀满,泄泻,水肿,脚气痿躄,风湿痹痛,风寒感冒,夜盲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.5~3钱;熬膏或入丸、散。
【注意】阴虚内热,气虚多汗者忌服。
【附方】苍术丸:治腹中虚冷,不能食。苍术导痰丸:治月经量少,经闭不孕,形体肥胖,痰多乏力。苍术难名丹:治元阳气衰,脾精不禁,漏浊淋漓,腰痛力疲。苍术三黄散:治一切淫毒。苍乌参苓散:治一时心痛,倏痛倏已,一日数发,饮食无碍,昼夜不安。苍白二陈汤:治湿痰下注便浊。苍术白虎汤:治秋发寒疫,及湿温,便清,足肿难移。苍术除湿汤:治太阳头痛。苍术芍药汤:治痢疾痛甚者。平胃散:治脾胃不和,不思饮食,心腹胁肋胀满刺痛,口苦无味,呕吐恶心,常多自利。神术散:治四时瘟疫,头痛项强,发热憎寒,身体疼痛,及伤风,鼻塞声重,咳嗽头晕等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