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图文库 >> 药用植物图文库 >> 正文

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主茎伏地蔓生,长30~60cm,有细纵沟,侧枝疏生并多次分叉,分枝处常生不定根。叶二型,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;侧叶卵形,长2~2.5mm,宽1~1.2mm,基部偏斜心形,先端尖,边缘全缘,或有小齿;中叶质薄,斜卵状披针形,长1.5~1.8mm,宽0.6~0.8mm,基部偏斜心形,淡绿色,先端渐尖,边缘全缘或有小齿,嫩叶上面呈翠蓝色。孢子囊穗四棱形,单生于小枝顶端,长0.5~2cm;孢子叶卵圆状三角形,长约2mm,宽约0.8mm,先端长渐尖,龙骨状,4列覆瓦状排列。孢子囊圆肾形,大孢子囊极少,生在囊穗基部,小孢子囊生在囊穗基部以上;孢子二型。孢子期8~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产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各地。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阴湿处以及岩洞石缝内。
【药用部位】以全草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【性味】甘、淡,凉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,止血,止咳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,胆囊炎,肠炎,痢疾,肾炎水肿,泌尿系感染,风湿关节痛,肺结核咯血。外用治疖肿,烧烫伤,外伤出血,跌打损伤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~30g,鲜品可用至60g。外用:适量,晒干或炒炭存性,研末,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【附方】治水肿:鲜翠云草二两。加水煎服,日服两次。忌盐一百天。《福建民间草药》;治黄疸:鲜翠云草一至二两。酌加水煎,日服两次。《福建民间草药》;治淋病:翠云草一两五钱。水煎服。《湖南药物志》;治湿痰咳嗽:鲜翠云草一至二两。水煎服。《福建中草药》;治关节风湿痛:鲜翠云草二两。酒水煎服。《福建中草药》;治积伤胸胁闷痛:干翠云草一两。和墨鱼干同煮食。《福建中草药》;治痔漏:翠羽草同胡桃叶煎洗。《汪连仕采药书》;治脚抽筋;翠云草煎水洗。《湖南药物志》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材大全》。

上一篇:竹山淫羊藿
下一篇:五脉绿绒蒿
友情链接: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| 蒲标网(药典2020... | 中国植物图像库 | 植物智 |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

版权所有:湖北医药学院 武当百草园 www.hbmu.edu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鄂ICP05003342 
邮政编码:442000 通讯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湖北医药学院 联系电话:0719-8891088 

您是第: 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