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图文库 >> 药用植物图文库 >> 正文

【植物形态】攀援灌木;小枝圆柱形,通常无毛,有短、粗稍弯曲皮束。小叶5-9,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,连叶柄长5-10厘米;小叶片倒卵形、长圆形或卵形,长1.5-5厘米,宽8-28毫米,先端急尖或圆钝,基部近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尖锐单锯齿,稀混有重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有柔毛;小叶柄和叶轴有柔毛或无毛,有散生腺毛;托叶篦齿状,大部贴生于叶柄,边缘有或无腺毛。花多朵,排成圆锥状花序,花梗长1.5-2.5厘米,无毛或有腺毛,有时基部有篦齿状小苞片;花直径1.5-2厘米,萼片披针形,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,外面无毛,内面有柔毛;花瓣白色,宽倒卵形,先端微凹,基部楔形;花柱结合成束,无毛,比雄蕊稍长。果近球形,直径6-8毫米,红褐色或紫褐色,有光泽,无毛,萼片脱落。
【生境分布】产江苏、山东、河南等省。生于路旁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。
【药用部位】以花、枝、根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于五六月间,当花盛开时,择晴天采收,晒干作药用
【功能主治】花:清暑热,化湿浊,顺气和胃。主治暑热胸闷,口渴,呕吐,不思饮食,口疮口糜。用量1~3钱;根:活血通络。主治关节炎,面神经瘫痪。用量0.5~1两,水煎服;外用研末可治烫伤。枝:清热消肿,生发。主疮疖,秃发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6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【附方】治疟疾: 野蔷薇花,拌茶煎服。 (《群芳谱》);治暑热胸闷,吐血口渴,呕吐不思饮食: 白残花一钱五分至三钱。 煎服。 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;妇人秃发,蔷薇嫩枝同猴枣煎汁刷之;治痈疽脓成不溃:蔷薇叶,晒干研末,蜂蜜和醋调敷,露出顶,自溃。(《江西中医药》)
【参考文献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

上一篇:一把伞南星
下一篇:关苍术
友情链接: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| 蒲标网(药典2020... | 中国植物图像库 | 植物智 |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

版权所有:湖北医药学院 武当百草园 www.hbmu.edu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鄂ICP05003342 
邮政编码:442000 通讯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湖北医药学院 联系电话:0719-8891088 

您是第: 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