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图文库 >> 药用植物图文库 >> 正文

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植株具春秋二型之别。春型者根状茎短,根颈多少为枯残的叶柄所围裹;根簇生,粗而略带肉质。叶基生,莲座状,于花期全部发育,叶片形状多变异,通常为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2-6厘米,宽1-3厘米,顶端钝圆,常具短尖头,基部渐狭、钝、截平或有时为浅心形,边缘具齿、深波状或琴状羽裂,裂片疏离,凹缺圆,顶裂大,卵形,具齿,上面被蛛丝状毛或脱落近无毛,下面密被蛛丝状绵毛;侧脉4-6对,纤细,顶裂基部常有I对下部分枝的侧脉;叶柄长2-4厘米或有时更长,被白色绵毛;花葶单生或数个丛生,直立或弯垂,纤细,棒状,长5-20厘米,被蛛丝状毛,毛愈向顶端愈密;苞叶疏生,线形或线状钻形,长6-7毫米,通常被毛。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,倒锥形,直径10-15毫米;总苞略短于冠毛;总苞片约3层,外层线形,长约4毫米,内层长,线状披针形,长达8毫米,二者顶端均钝,且带紫红色,背部被绵毛;花托平,无毛,直径3-4毫米;雌花花冠舌状,长10-12毫米,舌片长圆形,长6-8毫米,顶端具不整齐的3齿或有时钝圆,带紫红色,内2裂丝状,长1.5-2毫米,花冠管纤细,长3-4毫米,无退化雄蕊。两性花花冠管状二唇形,长6-8厘米,外唇阔,长约3毫米,顶端具3齿,内唇2裂丝状,长2.5-3毫米;花药顶端圆,基部具尖的尾部;花柱分枝长约I毫米,内侧扁,顶端钝圆。瘦果纺锤形,具纵棱,被白色粗毛,长5-6毫米;冠毛粗糙,污白色,长5-7毫米。秋型者植株较高,花葶长可达30厘米,叶片大,长8-15厘米,宽4-6.5厘米,头状花序外层雌花管状二唇形,无舌片。花期春、秋二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我国东起台湾,北达黑龙江经内蒙古至宁夏,南抵广东、广西,西南至云南、贵州等省区广布。生于山顶、山谷丛林、荒坡、沟边或风化的岩石上,海拔650-2580米。
【药用部位】干燥全草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主肺热咳嗽,湿热泻痢,热淋,风湿关节痛,痈疖肿毒,臁疮,毒蛇咬伤,烧烫伤,外伤出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附方】外伤出血:大丁草研末,撒伤口。有一定的止血和消炎效果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

上一篇:岩生独蒜兰
下一篇:扶芳藤
友情链接: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| 蒲标网(药典2020... | 中国植物图像库 | 植物智 |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

版权所有:湖北医药学院 武当百草园 www.hbmu.edu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鄂ICP05003342 
邮政编码:442000 通讯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湖北医药学院 联系电话:0719-8891088 

您是第: 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