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态】根状茎的“节间”长2-3厘米,一头粗,一头较细,粗的一头有短分枝,直径7-15毫米,少有根状茎为连珠状。茎高(20-)40-80厘米。叶通常为3叶轮生,或间有少数对生或互生的,少有全株为对生的,矩圆状披针形(长6-10厘米,宽2-3厘米)至条状披针形或条形(长达10厘米,宽仅5毫米),先端尖至渐尖。花单朵或2-(3-4)朵成花序,总花梗长1-2厘米,花梗(指生于花序上的)长3-10毫米,俯垂;苞片一不存在,或微小而生于花梗上;花被淡黄色或淡紫色,全长8-12毫米,裂片长2-3毫米;花丝长0.5-1(-2)毫米,花药长约2.5毫米;子房长约3毫米,具约与之等长或稍短的花柱。浆果红色,直径6-9毫米,具6-12颗种子。花期5-6月,果期8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产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湖北、青海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。生林下或山坡草地,海拔2100-4000米。
【药用部位】干燥根茎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春、秋挖取根茎,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,洗去泥土,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时,取出晒干或烘干。或置水中煮沸后,捞出晒干或烘干。
【性味】甘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补气养阴,健脾,润肺,益肾。用于脾胃气虚,体倦乏力,胃阴不足,口干食少,肺虚燥咳,劳嗽咳血,精血不足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内热消渴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1~2两);熬膏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煎水洗。
【注意】中寒泄泻,痰湿痞满气滞者忌服。
【附方】壮筋骨,益精髓,变白发:黄精、苍术各四斤,枸杞根、柏叶各五斤,天门冬三斤。煮汁一石,同曲十斤,糯米一石,如常酿酒饮。《纲目》;补精气:枸杞子,黄精等分。为细末,二味相和,捣成块,捏作饼子,干复捣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温水送下。(《奇效良方》枸杞丸);治脾胃虚弱,体倦无力:黄精、党参、淮山药各一两,蒸鸡食。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》;病后体虚:黄精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或炖猪肉食。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》;治小儿下肢痿软:黄精一两,冬蜜一两。开水炖服。《闽东本草》;治胃热口渴:黄精六钱,熟地、山药各五钱,天花粉,麦门冬各四钱。水煎服。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;补肝气,明目:蔓菁子一斤(以水淘净),黄精二斤(和蔓菁子水蒸九次,曝干)。上药,捣细罗为散。每服,空心以粥饮调下二钱,日午晚食后。以温水再调服。(《圣惠方》蔓菁子散)。
【参考文献】《中国植物物志》、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