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图文库 >> 药用植物图文库 >> 正文
【植物形态】一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约30-100厘米,分枝斜升,上部的分枝常成复二歧状;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基部叶花期枯萎;中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0厘米,宽1.8-6.5厘米,基部阔楔形,下延成具翼的柄,顶端渐尖,边缘有规则的浅裂或粗齿,纸质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,具腺点,两面被毛,三出基脉,侧脉及网脉明显;上部叶渐小,卵状长圆形,边缘浅波状或全缘,近无柄。头状花序径15-20毫米,多数聚生于枝端,排列成具叶的圆锥花序;花梗长1.5-4厘米,密生短柔毛;总苞阔钟状;总苞片2层,叶质,背面被紫褐色头状具柄的腺毛;外层苞片5-6枚,线状匙形或匙形,开展,长8-11毫米,宽约1.2毫米;内层苞片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,长约5毫米,宽约1.5-2.2毫米。外层托片长圆形,内弯,内层托片倒卵状长圆形。花黄色;雌花花冠的管部长0.7毫米;两性管状花上部钟状,上端有4-5卵圆形裂片。瘦果倒卵圆形,有4棱,顶端有灰褐色环状突起,长3-3.5毫米,宽1-1.5毫米。花期4-9月,果期6-11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。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福建、广东(海南)、台湾、广西、云南等省区。生于海拔110-2700m的山野、荒草地、灌丛及林下
【药用部位】干燥地上部分(豨莶草)、根(豨莶根)、果实(豨莶果)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豨莶草:夏、秋二季花开前及花期均可采割,除去杂质,晒干。豨莶根: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,切断,鲜用。豨莶果:夏、秋季采,晒干。
【性味】辛、苦,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豨莶草:祛风湿,利关节,解毒。用于风湿痹痛,筋骨无力,腰膝酸软,四肢麻痹,半身不遂,风疹湿疮。豨莶根:祛风,除湿,生肌。主风湿顽痹,头风,带下,烧烫伤。豨莶果:驱蛔虫。
【用法用量】豨莶草:9~12g。豨莶根:内服:煎汤,鲜品60-12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注意】阴血不足者忌服。
【附方】治风、寒、湿三气着而成痹,以致血脉凝涩,肢体麻木,腰膝酸痛,二便燥结,宜于久服,预防中风痿痹之病:豨莶草不拘多寡,去梗取叶,晒干,陈酒拌透,蒸过晒干,再拌再蒸,如法九次,晒燥,为细末,蜜丸,旱空心温酒吞服四、五钱。(《活人方汇编》豨莶散);感受风湿,内湿外邪,传于四肢脉络,以致两足软酸疼痛,凡辛劳之人,常患此症,状似风瘫:地梧桐一斤,豨莶草八两。上二味碾碎,和匀,炼蜜丸,如桐子大。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,连服十剂,其痛即瘥,或煎汤洗手足亦可。(《养生经验合集》稀桐丸);治病风脚弱:豨莶草(九蒸九晒)一斤,当归、芍药、熟地各一两,川乌(黑豆制净)六钱,羌活、防风各一两。为末,蜜丸。每服二钱,空心温酒下。(《张氏医通》稀莶丸);治中风口眼歪斜,口角流涎,腰脚无力等证:豨莶(酒蒸九晒)三斤,蕲蛇二条,人参、黄耆、枸杞子、川萆、白术、当归身各八两,苍耳子、川芎、葳灵仙、半夏曲各四两(以上诸药,但用酒拌炒),沉香二两(不见火)。共十三味,俱为细末,炼蜜九如梧桐子大。每早晚各服三钱,白汤送下。《方脉正宗》;治痈疽肿毒,一切恶疮:豨莶草(端午采者)一两,乳香一两,白矾(烧)半两。为末。每服二钱,热酒调下,毒重者逐进三服,得汗妙。《乾坤生意秘韫》;治蜘蛛咬伤及狗咬、其它虫咬:豨莶草,捣烂敷患处。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》;治肠风下血:豨莶叶,酒蒸为末,炼蜜丸。每服三钱,白汤下。《方脉正宗》;治风湿顽痹,腰膝酸楚:豨莶根二至三两,同猪脚(七寸)一只,黄酒四两,酌加水煎,分二至三次服。《福建民间草药》;治头风剧痛:豨莶根二至四两,含萱草、蒲公英、浙贝,水煎代茶频服。《泉外本草》;驱蛔虫:豨莶草果实三至五钱,槟榔三钱。煎浓汁,早晨饭后(最好吃半饱),一次服,连服二天。《江西中草药学》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。
上一篇:高山地榆
下一篇:竹叶柴胡
友情链接:

版权所有:湖北医药学院 武当百草园 www.hbmu.edu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鄂ICP05003342 
邮政编码:442000 通讯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湖北医药学院 联系电话:0719-8891088 

您是第: 位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