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态】落叶灌木,高1-2米;幼枝绿色,无毛,叶痕显著。叶纸质,卵形、卵圆形,稀椭圆形,长3.5-9(-18)厘米,宽2-6(-8.5)厘米,先端渐尖,极稀尾状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形,边缘具刺状细锯齿;叶上面亮绿色,下面淡绿色;中脉及侧脉在上面微凹陷,下面微突出;叶柄长1-5(-6)厘米;托叶线状分裂。花淡绿色,3-5数,花萼小,花瓣长1-2毫米,镊合状排列;雄花4-12,呈伞形或密伞花序,常着生于叶上面中脉的1/2-1/3处,稀着生于幼枝上部;花梗长1-2.5毫米;雄蕊3-5,生于花盘内侧;雌花1-3枚,着生于叶上面中脉的1/2-1/3处;花梗长1-5毫米;子房卵圆形或球形,柱头3-5裂。浆果幼时绿色,成熟后黑色,分核3-5枚。花期4-5月;果期8-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广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各省区。常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林中,喜阴湿及肥沃的土壤。
【药用部位】茎髓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割下枝条,截断,趁鲜用木棍顶出茎髓,理直晒干。
【性味】甘、淡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通乳。主乳少,乳汁不畅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-9g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