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态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高8-40厘米。茎单生,直立,近圆柱形,下部单一,上部有分枝,条棱明显,有时带紫色。基生叶多对,常早落,匙形或线状倒披针形,长0.7-4厘米,宽0.4-1厘米,先端圆形,边缘具乳突,基部渐狭成柄,中脉在下面明显,叶柄长至0.6厘米;茎生叶3-10对,无柄,狭披针形至线形,长1.5-8厘米,宽0.3-0.9厘米,先端渐尖,边缘具乳突,基部钝,分离,中脉在下面明显。花单生茎或分枝顶端;花梗直立,近圆柱形,有明显的条棱,长达15厘米,果时更长;花萼筒状,稍扁,略短于花冠,或与花冠筒等长,裂片2对,不等长,异形,具白色膜质边缘,外对线状披针形,长7.5-20毫米,基部宽2-3毫米,先端尾状渐尖,内对卵状披针形,长6-12毫米,基部宽4-6毫米,先端渐尖,萼筒长10-18毫米,口部宽6-10毫米;花冠筒状漏斗形,筒部黄白色,檐部蓝色或淡蓝色,长2.5-5厘米,口部宽达12毫米,裂片椭圆形,长6-12毫米,宽6-8毫米,先端圆形,有小尖头,边缘有小齿,下部两侧有短的细条裂齿;腺体近球形,下垂;花丝线形,长8-12毫米,花药黄色,狭长圆形,长约3毫米;子房具柄,狭椭圆形,长2.5-3厘米,花柱短,长1-1.5毫米,子房柄长2-4毫米。蒴果具短柄,与花冠等长;种子褐色,矩圆形,长约1毫米,表面有密的指状突起。花果期7-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产西南、西北、华北、东北等地区及湖北西部。生于水沟边、山坡草地、林下、灌丛中、沙丘边缘,海拔700-4400米。
【药用部位】全草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晾干。
【性味】苦、辛,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外感发热,肝炎,胆囊炎,头痛目赤,外伤肿痛,疮疖肿毒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物志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