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,高20-100厘米。主根短,侧根多数,细长。茎直立,光滑,有分枝。表面有时略带淡紫色。基生叶或上部叶有柄,叶柄长5-20厘米,叶鞘边缘膜质;叶片轮廓三角形至广卵形,长2-14厘米,宽3-17厘米,通常为3小叶;中间小叶片呈菱状倒卵形或心形,长2-14厘米,宽1.5-10厘米,顶端短尖,基部楔形;两侧小叶片斜倒卵形至长卵形,长1.5-13厘米,宽1-7厘米,近无柄,所有的小叶片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锐重锯齿,表面绿色,背面淡绿色,两面叶脉隆起,最上部的茎生叶近无柄,小叶片呈卵状披针形至窄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复伞形花序呈圆锥状,花序梗不等长,总苞片1,呈线形或钻形,长4-10毫米,宽0.5-1.5毫米;伞辐2-3,不等长,长5-35毫米;小总苞片1-3,长2-3毫米,宽不及1毫米。小伞形花序有花2-4;花柄极不等长;萼齿细小,呈三角形;花瓣白色,倒卵形,长1-1.2毫米,宽约1毫米,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;花丝短于花瓣,花药卵圆形,长约0.3毫米;花柱基圆锥形,花柱短,直立。分生果线状长圆形,长4-6毫米,宽2-2.5毫米,合生面略收缩,胚乳腹面近平直,每棱槽内有油管1-3,合生面油管4。花期4-5月,果期6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产河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生于海拔200-2400米的山地、山沟及林下较阴湿的地区。分布于朝鲜、日本。
【药用部位】以全草、根和果实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夏秋采收,洗净晒干。
【性味】辛、苦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全草:祛风止咳,活血祛瘀。用于感冒咳嗽,跌打损伤;外用治皮肤搔痒。根:发表散寒,止咳化痰。治风寒感冒,水呛咳嗽,跌打损伤;果实:消积顺气。治食积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撒。
【附方】治小儿肺炎:鸭儿芹五钱,马兰四钱,叶下红、野油菜各三钱。水煎服;治肺脓肿:鸭儿芹一两,鱼腥草二两,桔梗、山苦瓜各二钱,瓜蒌根五钱。水煎,一日三次分服;治肿毒皮色不变,漫肿无头:鸭儿芹、东风菜各五钱,柴胡一两。水煎,一日三次分服。并用鸭儿芹、东风菜各等分,研末,好烧酒调敷;治带状疱疹:鸭儿芹、匍伏堇,桉叶各一两,酢浆草二两,共为细末,醋调敷。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;治皮肤瘙痒:鸭儿芹适量,煎水洗。《陕西中草药》;治风寒感感冒:鸭儿芹根三钱,紫苏、铁筷子、陈皮各二钱。煨水服;治寒咳:鸭儿芹根一两。煨水服;治水呛咳嗽:鸭儿芹根五钱,水白菜三钱。煨水服。《贵州草药》;治跌打损伤,周身疼痛:鸭儿芹根一钱。研末,冷开水冲服。《陕西中草药》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