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态】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肥厚,弯曲,直径2-3厘米,黑褐色。茎直立,高40-60厘米,不分枝,无毛,具细条棱,单生或2-3。基生叶革质,狭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6-18厘米,宽2-3厘米,顶急尖或微渐尖,基部楔形,稀近圆形,边缘全缘,脉端增厚,微外卷,上面绿色,下面灰绿色,两面无毛;叶柄长5-15厘米;茎生叶披针形,较小,具短柄,最上部的叶为线形;托叶鞘筒状膜质,下部绿色,上部褐色,开裂。无缘毛。总状花序呈穗状,长4-6厘米,直径0.8-1.2厘米,紧密;苞片卵状披针形,膜质,顶端长渐尖;花梗细弱,长4-5毫米,开展,比苞片长;花被5深裂;淡红色或白色,花被片椭圆形,长2-2.5毫米;雄蕊8;花柱3,柱头头状。瘦果卵形,具3锐棱,有光泽,长约2.5毫米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生于高山草原石间,以阴坡为多。
【药用部位】以根茎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夏、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【性味】苦、涩,微温。
【功能主治】散血止血,下气止痛。用于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食积,症瘕积聚,月经不调,浮肿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~3钱;入散剂或浸酒。
【附方】治男女痞块疼痛,症瘕积聚:草血竭焙为末。每服一钱,沙糖热酒服。气盛者,加槟榔、台乌。《滇南本草》;治寒湿气浮肿:草血竭三钱,茴香根三钱,草果子二钱。共为末,同鳅鱼煮吃三、四次。《滇南本草》;治菌痢:草血竭干粉一钱至一钱五分,吞服,一日三次。《云南中草药选》;治外伤出血:草血竭研粉外涂伤口。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、《中药材大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