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植物形态】灌木,高2-3米;枝灰棕色,软弱而下垂,蔓生状,无毛,节上通常疏生反曲扁刺。叶有小叶5,稀3-4,在长枝上互生,在短枝上簇生;叶柄长3-8厘米,无毛,常有细刺;小叶片膜质至纸质,倒卵形至倒披针形,长3-8厘米,宽1-3.5厘米,先端尖至短渐尖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刚毛,边缘有细钝齿,侧脉4-5对,两面均明显,下面脉腋间有淡棕色簇毛,网脉不明显;几无小叶柄。伞形花序单个稀2个腋生,或顶生在短枝上,直径约2厘米,有花多数;总花梗长1-2厘米,结实后延长,无毛;花梗细长,长6-10毫米,无毛;花黄绿色;萼边缘近全缘或有5小齿;花瓣5,长圆状卵形,先端尖,长2毫米;雄蕊5,花丝长2毫米;子房2室;花柱2,细长,离生或基部合生。果实扁球形,长约6毫米,宽约5毫米,黑色;宿存花柱长2毫米,反曲。花期4-8月,果期6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地区甚广,西自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,东至海滨,北自山西西南部、陕西北部,南至云南南部和东南海滨的广大地区内,均有分布。生于灌木丛林、林缘、山坡路旁和村落中,垂直分布自海拔数百米至一千余米,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可达3000米。【药用部位】以根皮(五加皮)、叶(五加叶)及果实(五加果)入药。
【采收加工】五加皮:夏、秋二季采挖根部,洗净,剥取根皮,晒干;五加叶全年可采;晒干或鲜用;五加果:秋季果产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【性味】辛,平。
【功能主治】五加皮:祛风湿,补肝肾,强筋骨。用于风湿痹痛,筋骨痿软,小儿行迟,体虚乏力,水肿,脚气。五加叶:散风除湿,活血止痛,清热解毒。主皮肤风湿,跌打肿痛,疝痛,丹毒,可作蔬菜食。五加果:补肝肾,强筋骨。主肝肾专虚,小儿行迟,筋骨痿软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;泡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【注意】阴虚火旺者慎服。
【附方】治男子妇人脚气,骨节皮肤肿湿疼痛,进饮食,行有力,不忘事:五加皮四两(酒浸),远志(去心)四两。曝干,为末,用浸药酒为糊,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四、五十丸,空心温酒送下。《瑞竹堂经验方》五加皮丸);治一切风湿痿痹,壮筋骨,填精髓:五加皮,洗刮去骨,煎汁和曲米酿成饮之;或切碎袋盛,浸酒煮饮,或加当归、牛膝、地榆诸药。(《纲目》五加皮酒);治腰痛:五加皮、杜仲(炒)。上等分,为末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温酒下。(《卫生家宝方》五加皮散);治四、五岁不能行:真五加皮、川牛膝(酒浸二日)、木瓜(干)各等分。上为末,每服二钱,空心米汤调下,一日二服,服后再用好酒半盏与儿饮之,仍量儿大小。(《保婴撮要》五加皮散);治虚劳不足:五加皮、枸杞根皮各一斗。上二味细切,以水一石五斗,煮取汁七斗,分取四斗,浸麴一斗,余三斗用拌饭,下米多少,如常酿法,熟压取服之,多少任性。(《千金方》五加酒);治损骨:小鸡一只,约重五、六两(连毛),同五加皮一两,捣为糊,搦在伤处,一炷香时,解下后,用山栀三钱,五加皮四钱,酒一碗,煎成膏贴之,再以大瓦松煎酒服之。《梅氏验方新编》。
【摘录】《中国植物志》、《中国药典》、《中华本草》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